贡儿珍副主席率市政协学文委到荔湾区开展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工作的专题调研
日期:2015-05-26
5月26日上午,由贡儿珍副主席带队,市政协学文委组织委员前往荔湾区沙面街,开展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工作的专题调研。
市政协学文委到荔湾区调研
如何做好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的工作,是广州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2015年的调研专题,也是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合作调研的课题。
参观广东外事博物馆
委员和调研组成员视察了沙面历史文化展览馆和广东外事博物馆等。被媒体誉为“异国风情世外桃源”的沙面,历史底蕴丰厚,近代以来,曾是英法租界,有10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9家外国银行,40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孙中山、周恩来等许多伟人在这里留下印迹。历经沧桑的沙面,现存建筑物大都保存完好,集中反映西方建筑与艺术特点,同时对岭南文化兼容并蓄,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周恩来总理曾指示:“要妥善保护建筑,保护原貌,作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见证。”1996年11月,沙面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沙面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成为广州市第一条获此殊荣的街区。
调研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上,荔湾区政府、区委宣传部等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沙面和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总体工作情况。刘毅东、郭凡、王林生、钟俊鸣等委员踊跃发言,针对沙面和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活化工作等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梁建中委员表示,这次来沙面——羊城中的“洋城”调研,感触很深,也感到欣慰。因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活化要慎之又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缓为,最担心活化利用时走样。要用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引导,文物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目前,应加大挖掘整理荔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用鲜活的故事去吸引更多的人。
贡儿珍副主席讲话
贡儿珍副主席在讲话中谈了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荔湾、越秀等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工作是很有成效的,探索和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一是编制和修定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二是对重点街区和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三是推进连片历史街区旧危建筑的更新改造;四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方面下功夫,利用历史建筑打造了不少名人故居和各种博物馆。
管智坚副主任主持会议
二、明确这次专题调研的目的。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有成效的,但需要保护的还有很多很多。广州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金陵台、妙高台等问题。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关心的共同问题。如威尼斯水城,它的中心区域保护得好,很繁华,但存在整体下沉、周边就相对破落等问题。我们的专题调研,主要是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政策、法规、规划的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直接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和做法。
三、关于广彩广绣的提案办理问题。这是市政协今年的一个提案。希望荔湾区政府、区政协加快推进提案办理,争取今年年底前见到成效。
荔湾区政协主席王慎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黎,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刘晨辉,区政协副主席王德辉,区政协学文委、区政协办公室、区文广新局、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沙面街道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学文委办公室提供稿件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