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基本情况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基本情况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任期自2017年1月4日至2022年1月26日。 

  组成人员: 

  主席:刘悦伦(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李贻伟(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 

  副主席:李瑾(女,2017年1月至2020年 6月)、张嘉极(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陈怡霓(女,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庾建设(2017年1月8日至2021年1月)、黄炯烈(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姚建明(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欣伟(女,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张雅洁(女,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郭志勇(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彭高峰(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黄伟林(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何汝诚(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李小琴(女,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 

  秘书长:黄洁峰(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 

  委员541人,其中常务委员110名。设中共、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台盟、无党派人士、共青团、总工会、妇联、青联、工商联、科协、台联会、侨联、文艺界、科技界、社科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友好界、社会福利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特邀人士界32个界别。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党组: 

  书记:刘悦伦(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李贻伟(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 

  党组副书记:李瑾(女,2017年1月至2019年 12月)、卢一先(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王世彤(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庾建设(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 

  党组成员:黄炯烈(2017年1至2021年1月)、郭志勇(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彭高峰(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黄伟林(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何汝诚(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黄洁峰(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设办公厅和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2019年1月设立)、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2019年1月更现名)、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19年1月更现名)、联络工作委员会,并设有提案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1月设立)、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办公室、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联络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厅为工作机构,设有研究室(副局级)、秘书处、人事处(机关党委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行政处(接待处与其合署办公)、离退休干部管理处、新闻宣传处,与上述各专门委员会办公室同为办公厅的内设机构;管理机关事务和信息中心、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2个处级事业单位;主管广州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广州市政协历届委员联谊会、广州公共外交协会3个社团组织;设有广州市政协书画院。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奋斗者姿态和实干家作风,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团结带领市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群众和全体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和“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1、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政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重大政治责任,不断强基固本,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强化理论武装。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精心打造“政协大讲堂”“政协之声”等学习宣传平台,充分运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专题辅导、宣讲报告、知识竞赛等形式,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自觉面对“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担起“责之重者”。认真履行政治责任。严格执行市委《关于建立健全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二项制度机制的意见》,协助市委于2017年召开政协工作会议、于2019年召开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广州市政协成立70周年大会,以市委名义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修订稿)》《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市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办法》《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6份规范性文件,对全市政协工作作出具体部署,重大工作、重要事项及时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切实加强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对接。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政协重要会议、专题协商和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政协协商活动成为制度化要求,推动建立起市委、市政府职能部门与政协专委会对口联系和协商制度,使政协真正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 

  2、坚持服务中心,助力巩固提升广州的城市地位。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每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年度协商议题,开展协商议政,助推广州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着眼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围绕“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核心增长极作用”“加大穗港澳科技合作”“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广州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加快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建设国际交通物流枢纽”等议题,持续开展专题协商调研,形成一批高质量建议案。着眼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广州建设国际化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州市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大力扶持发展民营先进制造业”“推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构建广州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格局”“借鉴上海进博会经验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产业链短板”等重点议题提案,开展接续式协商,配合广州开发区引进“粤芯”项目并推进一、二期建设,推动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助力广州提升产业能级。着眼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围绕“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广州标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法治保障”“提升企业获得感”等议题开展调研协商,助力营商环境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着眼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围绕“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开展协商式监督调研,就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老旧小区微改造等调研协商,为恢复黄埔古港原貌和打造海珠广场、北京路等城市更新精品力作贡献力量,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3、坚持人民至上,致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入学习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履职尽责、协商监督,真正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用心办好民生实事。2018年精心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围绕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具体问题开展调研协商、议政问效,推动解决了“分好垃圾资源、共建无废城市”“老楼房的电梯梦”“提升助餐配餐品质”“改善公交地铁接驳”“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加强餐饮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监管”等一批民生问题,形成了全国性的影响力。用情夯实民生基石。以专题协商、提案办理的方式,推动老年医院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工作落实见效;围绕改革“五险一金”制度、完善社保卡申领制度、提高残疾人群体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织密筑牢民生兜底保障网等献计献策,推动编织起更有温度与力度的社会服务网络,使政协履职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用功推进三大攻坚。始终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动珠江西航道流域、广佛跨界河涌等责任河流、湖泊水环境不断好转;发挥政协优势作用,汇聚各方资源力量,挂点推进增城区小楼镇邓山村名村建设,把邓山村打造成为精品工程;围绕推进广州和贵州省黔南州、毕节市扶贫协作积极作为,对口帮扶清远市连州市巾峰村顺利实现“双出列”,全力支持巾峰村和甘孜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坚持突出重点,聚焦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发声发力。闻疫而动、听令而行,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积极推动复工复产作为基本工作责任,把充分发挥政协作用作为鲜明工作导向,聚焦“双统筹”“双胜利”双向发力。迅疾组织防疫抗疫突击力量。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坚决落实“双报到”工作机制,先后组建3支党员突击队、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奔赴一线,组织32个界别、500多名政协委员全力投入,组织20多名专业领域政协委员接受专访,发动政协委员捐赠物资和款项累计超过1500万元,树立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迅速及时编报社情民意信息,特别是2021年5月21日本土疫情发生后,专题遴选报送13期,其中12期得到市委书记、市长批示,部分建议被市政府采纳。围绕落实“六稳”“六保”调研协商。主席会议成员带队赴挂点联系服务企业深入调研、帮困解难,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专题调研和疫情后经济“K型复苏”现象专题研究,引导企业、个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疫情影响,推动市委、市政府暖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聚焦疫情防控中的民生保障,召开市领导与政协委员民生实事协商座谈会,探寻完善卫生监督体制等20个民生问题的解决办法。着眼防疫体系建设建言献策。开展加强广州重大危机预警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杜绝滥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行为等重点议题协商,就加快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立法、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体系等议题提出提案,推动广州在法治化轨道上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 

  5、坚持团结民主,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职能作用。以增进大团结大联合为目标,深入学习和践行团结合作的原则要求,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民主观,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团结合作正能量。着力画好“同心圆”。结合党的十九大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组织政协委员进行学习教育,举办书画联展等系列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成立广州市公共外交协会,举办“公共外交研修班”,接待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来穗考察,务实推进政协对外交往和人文交流,致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着力建好“连心桥”。主动保持与各民主党派、民族宗教、人民团体的常态化联动,用心建成集展示展览和团结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和多党合作教育基地,每年开展各类界别协商活动,推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统一思想、共同进步。支持广州地区政协香港委员联谊会和澳门穗协联谊会开展工作,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组织“打造港澳科技人才来穗创业高地”等专题协商和视察活动;政协主席亲自与港区政协委员视频交流,亲自写就致港区委员的信,引导他们坚定支持实施香港国安法,为壮大爱国爱港力量作出贡献,为广州“十四五”开局起步建言献策。着力办好“贴心事”。坚持每年组织迎春座谈会、茶话会、书画雅集和有关纪念活动,政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用心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组织考察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工作,走访民族宗教界委员,慰问民族宗教团体和少数民族聚居村,开展专题调研视察,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开展《政协记忆》文史音像资料采集工作,以政协委员的人生经历折射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形成一批口述史采集成果。 

  6、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质增效。全面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不断完善专门协商机构工作制度,着力提升专门协商机构履职能力,进一步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加强协商平台构建。着眼为民服务创设“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2018年获评广州市城市治理十大改革创新奖,2019年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聚焦经济发展创办“上半年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协商座谈会,从2016年开始,市委书记、市长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一同参与座谈,和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为广州经济发展点燃新引擎。紧扣湾区建设创建市领导与港澳委员座谈制度,对推进穗港澳三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加强协商形式探索。全方位加强纵向联动和横向联合,与各区党委、政府、政协深入沟通交流,围绕优化南站地区产业规划、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空港经济区发展调研协商,帮助重点区域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在老旧小区微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西部交通枢纽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在加强市际政协联动方面先行先试,2017年与东莞、佛山、清远、中山等地政协共同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服务、政务服务、环境保护互联互通,2020年与深圳政协签署工作备忘录携手助力“双城”联动,在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了政协优势作用。加强协商能力建设。2019年新增设农业农村委,调整教科卫体委、文化文史委的名称和职能,改进专委会工作制度建设,更好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政协委员工作室”“委员之家”建设,“曹志伟委员工作室”入选全国首届人民政协“杰出委员工作室”,全市街镇100%建立委员联络机构,修订或制定委员进社区工作规范、委员到“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履职工作方案、委员联系群众工作举措、委员履职量化综合评价办法,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建立健全重点提案培育和提案审查、办理、办理成效“回头看”等制度,修订《政协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制定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提案办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五年来,征集提案3022件,立案2188件,立案率超70%。 

  7、坚持率先垂范,用班子自身建设引领机关建设。市政协领导班子始终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坚决摒弃“二线”思想,牢固树立“一线”意识,示范引领市政协机关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高度重视抓好自身建设。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维护集体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党组会议,根据《主席会议工作规则》召开主席会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决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和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等重点工作,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制度,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提倡少开会、开短会,示范带动机关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文风、会风。系统推进机关党的建设。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层层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推进两个“全覆盖”,着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得到明显提升。坚持“四个从严”要求选拔、培养、锤炼干部,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持续抓好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着力整改突出问题正风肃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注重加强政协智库建设。高质量建设广州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广州市政协提案工作研究会、广州市政协法制顾问团队和台侨事顾问团队等智库团体,针对重大战略性研究课题和重点协商议题,主动邀请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家学者组建应用型智库集智攻坚,着力提升协商议政质量。推进“数字政协”建设,构建“委员话民生”、常委微信群等沟通平台,建立起广州政协多媒体新闻宣传矩阵,为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参与政协协商、反映意见建议提供信息、畅通渠道。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