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船说首页 > 船说之船

《船说》之船

在方寸之间拓展一方天地

在噪音之中营造宁静空间

在风浪之上打造平稳舞台

在技术深处凝聚艺术灵魂

2016年2月4日后,漫步于广州“城市客厅”花城广场的广州市民和外地游客,行至曾举办过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海心沙时,将会看到一艘极具广州特色的游船。这艘以广州都市为空间,以十里珠江为舞台的梦幻之船,就是《船说》之船。

这艘长52米,宽15米,高出水面8.4米的轮船,是目前珠江上最大的游船。与现有珠江游船不同的是,《船说》之船还是一个流动的剧场,于航行过程中讲述一段“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爱情故事,在诠释广州深厚人文历史的同时,为观众提供动态、多点、互动性的观赏体验,使观众获得在其他游船和剧场完全享受不到的独一无二、余味无穷的新奇体验。

水面上的岭南建筑

历史上,岭南建筑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闻名全国,蜚声海外。作为广州文化新名片的《船说》,采用独具艺术创意和岭南特色的外观设计,远远一看就能感受到岭南建筑的风格。

船头采用陈家祠和佛山祖庙的设计风格,体现精雕细刻、古朴雅致的岭南古建筑艺术。

船身一侧是彩色的满洲窗,包含北京路、恩宁路的骑楼元素,还有西关大屋的趟栊门。船尾则借鉴了1937年至1967年间 “广州第一高楼”的爱群大厦的建筑元素。船身颜色采用白玉色,衬托出满洲窗的五彩斑斓。总体来说,这艘船承载了不同时代的广州记忆。

风浪中的演艺剧场

《船说》之船绝不仅仅是一艘外形美观的普通珠江游船,而是一个全新的情景体验式的水上移动演艺旅游剧场。它颠覆了传统船舶的布置理念,搭载了剧院级复杂舞美设备,可移动旋转,首次将一个剧院微缩到一艘内河游览船上。

船内的演艺剧场,完全不同于现有珠江游船和国内、国外所有旅游剧场、剧院表演——它打破了固定舞台、固定视点的传统观演方式,创造出动态的、多点多维度的观演模式;它打破固定单一的观看向度,营造出一个沉浸、包裹、情景参与式的近身体验。

观众登上《船说》之船,将会穿越到百年前的广州城,置身于富丽堂皇的西关富商大宅、悬挂着祖传戏服的粤剧戏园后台等真实场景,身边穿梭着红船弟子、富家丫鬟、新闻记者等百年前的人物,西关小姐、粤剧花旦和小生等主要角色就在触手可及之处。传统的剧院,观众席和舞台的内容是固定的,但《船说》之船内的舞台是流动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舞台,任何地方也都可以是观众席。观众所有的感官调度来自360°无死角的近距离观赏,也许前一秒还在直视,后一秒就需要仰视,或又被置入到一个重新分割合成的空间里,全身投入到一个戏剧悬念、3D刺激纷至沓来的奇观环境中。

虚实中的变幻空间

为满足互动式表演的流转空间,《船说》之船内部采用了中空、全贯通的设计,通过戏台、隔断等装置,将船内空间分为4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有一名主人公的线索和剧情。

观众根据各自的船票进入船内不同的空间,观赏不同的演绎。根据剧情推移,隔断会展开藏起,戏台会前进后退,随着这些机械装置的启动,4个空间将发生不同的变换和组合,最后合并成一个。4批观众沿着不同路线,最终汇聚到一个空间,一起看一出大戏。

每批观众虽然看到的线索不一样,但不会影响对剧情的理解,这有赖于剧场的唯一声源和全立体覆盖的影像阵列。《船说》之船采用全息投影方式,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呈现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船内多屏幕装置将采用电影实时拍摄、现场直播的方式,更为细腻展现出伶人们举手投足的熠熠风采。多机位的拍摄、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也将完美地表达出多重表演层次。

40分钟的演出结束后,窗户上的帘幕大开,观众瞬间从百年前回到现代,欣赏窗外流光溢彩的珠江夜景,回味百年前的戏班故事,于虚实间体验时光荏苒、城市变迁。

艺术外的技术创新

《船说》之船是为《船说》剧目量身打造的一艘崭新的游船,世界上从未有过先例。为了在船上环境中达到最佳观光表演效果,设计团队在技术设计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实现了船舶设计建造领域多方面的创新。

由于全船上层建筑几乎为“全通”型,分隔很少,为噪声控制带来了困难,设计中重点对噪声源和噪声传递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控制。首先采用电力推进装置,三台发电机组还加装了隔音罩、双层减振脚装置,舵桨及推进电机基座均敷设减振材料。此外还采用低噪音风机、隔音门等等措施,降低船体结构辐射噪音,减少空气噪音传播。该船振动噪音控制指标将达到目前珠江营运船舶中的最高水平。

为保证舞美器械用电品质,提高电能质量管理水平,并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可靠性,设计建立了全船电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全网电能质量水平,并具有电能越线报警与事件记录等功能。

相信这艘融合了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新颖的舞台装置、多元化表演形式的《船说》之船,一定能让每一位登船的观众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回忆!

版权所有©《船说》2015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19号